环球文化网

用爱装满幸福——记云南省安宁市禄脿街道孝老爱亲典型李银芝

文化 用户:蒲惇坚 29763℃

“孝”来源于真心,“爱”出自于真情。26年来,李银芝和她的家人互敬互爱、和睦相处、携手共进,夫妻之间遇到事情主动商量配合,家人之间互相关心扶助,一家人和睦相处、其乐融融。这就是李银芝和丈夫武兵的家。  

互尊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,是幸福的源泉。李银芝和武兵于1998年结婚,26年来,夫妻俩在生活中相互照顾、相敬如宾、相互信任;在工作中相互理解、相互支持、相互取长补短,遇到困惑相互开导、相互帮助,有困难共同面对,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,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。1998年,李银芝从云南的玉溪娥山嫁到了安宁市禄脿街道北冲村,她与丈夫年龄相差12岁。李银芝嫁给武兵的时候,当时丈夫家中比较困难,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为他们举办婚礼,两人就只是步行二十多公里到禄脿政府领取了结婚证。

李银芝只有小学文化,是村民口中“大字不识几个”的人,但她对生活积极向上。夫妻俩恩爱和睦,一起承载生活的重担,尽管生产、生活繁重,但他俩能互相理解、尊重、关心、支持,生活上能共同承担家务劳动,她俩结婚二十多年来,虽然岁数相差了12岁,但从未吵过架。

尊老爱亲是家庭和顺的前提,是温馨的港湾。“养老人是我的义务和责任。”李银芝经常这样说。她一直把婆婆看作是自己的母亲来孝敬。平时边做家务边与婆婆聊天,想方设法的孝敬婆婆,外出不忘给婆婆买她喜欢吃的糕点和水果。婆婆年老多病,李银芝从来不嫌弃她。一发现她身体不舒服,就马上催促丈夫送她去看病,端水送药,精心照顾。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,不足挂齿,但她从嫁进门开始就干到了现在,她的婆婆逢人便说:“我的这个儿媳比我的亲生女儿还要亲。”

李银芝婆婆一共生育了三子一女,武兵属二子,上面有一个哥哥,下面有一个弟弟和妹妹。1999年,弟弟因为家庭贫困和媳妇离婚后外出打工,把9岁的女儿留给了母亲。当时李银芝的婆婆已无劳动力,无法照顾孙女。李银芝和婆婆说:“妈,没事,只要有我一口吃的,就不会饿着孩子,我会照顾她的。”婆婆听了这句话后,拉着她的手说:“老二媳妇难为你了,这个家没有你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。”从那以后,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李银芝一人打理,衣服鞋子脏了,马上就给她换洗;生病了,撂下手里干活的锄头就跑;晚上睡觉都是挨着她睡;孩子11岁来了例假,她也不嫌脏,手把手的教她怎么用卫生棉,教她生理卫生知识。家里再难,她一样咬着牙齿供她读书,从来没有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亏待过她。偶尔孩子不听话调皮了,她也总是好言好语的教育她,不会动手打骂。她亲生的大儿子经常说:“妈,你太偏心了,好像我不是你亲生的,妹妹才是你亲生的。”这个时候婆婆总是说:“就是她爸爸、妈妈在,也不一定对她这样好。”一转眼孩子20岁了,她也懂事了,她说:“我妈丢下我这么多年,再怎么说她都是我妈,我要去找她。”听了这话,李银芝拿出了500元钱给她,说二婶支持你,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让我们知道你的消息,什么时候想回来你就回来,二婶不会不管你。

抚育子女是家庭和谐的保障,是家庭的依靠。丈夫的四妹远嫁安徽,2009年,在四妹生育了二儿子后和丈夫感情破裂,二人协议离婚,大儿子归丈夫抚养,二儿子归四妹抚养。四妹一个人在安徽无依无靠,没有人帮她照顾年幼的孩子,打电话回来哭诉自己的艰难。晚上李银芝翻来覆去睡不着,摇醒丈夫,叹了一口气说:“金花要是放心,就把孩子送回来我们照顾吧,反正现在我们两个儿子都大了。”丈夫说:“你想好了没有?无论你怎么做我都支持你,就是在这个家里我们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。”李银芝笑笑说:“既然我嫁给你,四妹就不止是你的四妹,也是我的四妹,她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。”就这样李银芝又从四妹的手里接回了只有两岁多一点的小侄子,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顾起来。到了上学的年龄,她早早的就为他准备好了书包和全部的学习用具。由于孩子受原生家庭的影响,到了学校以后,经常半夜三更打电话回来说身体不舒服,叫她去看。这个时候她总是匆匆忙忙喊起老公就走,从不耽误。去的次数多了,丈夫就说“以后不要一打电话来就去,这个孩子就是看准了你对他好,就经常这样。”李银芝说“他从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,他妈又不能经常回来看他,我们不管谁管?”就这样一跑就是两年多。

生活对于李银芝来说是艰辛的,但再苦再累,她也不会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,做到肯于吃苦、勇于吃苦,任劳任怨、勤俭持家。李银芝用爱装满了她幸福的家,也是这份爱让她承担起为人妻、为人母、为人亲之责任,用心孝老、用情爱亲,她就像雨夜的烛光,虽然微弱,但是照亮的是幸福灿烂的明天,朴实无华的她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孝老爱亲的人间大爱!

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人民政府禄脿街道办事处 袁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