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文化网

青年需在基层中实现“三个转变”

文化 用户:梁真 23094℃

芦溪县银河镇人民政府 贺笑

如今,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选择扎根基层、服务基层,这样既可以发挥自己的活力和智力,为基层注入力量,也能让青年经历历练,更多地接触社会,提升自身综合素质,青春在基层绽放绚丽之花。

撕掉“社恐”的标签。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,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,各村(社区)不仅要抓好自身建设,还要时常深入群众,了解群众所需所思所盼。青年走进基层,需要展现青年担当、贡献青春力量,变“社恐”为“社牛”,在“熟人社会”与“陌生人社会”的交替阶段成长起来,突破人与人相处的“边界感”,变“被动”为“主动”,积极参与社区建设,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,围绕服务社区群众、参与公共事务、美化公共环境、关爱重点群体等方面,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“新生力量”。

走出“拖延”的怪圈。基层事务繁多复杂、千头万绪,部分青年刚从校门步入社会,遇到困难挑战后便产生了畏难情绪,遇事总想缓一缓、等一等,想要回避、想要拖延。基层工作与群众息息相关,青年干部如果放慢学习和工作的脚步,就无法及时满足群众多样化、多元化的需求。青年在基层工作中需要时常保持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的积极性,主动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切实记录好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,了解制约基层发展的“疑难杂症”,在经手的每一件事情中积累经验、寻找不足、完善自身,远离“拖延”的怪圈,以实干担当展现青春风采。

摆脱“畏难”的情绪。青年初入基层往往畏手畏脚、缺乏信心,容易滋生恐惧心理和胆怯情绪。但基层工作千丝万缕,没有固定的模式,青年要做好基层工作,就必须坚定信念、扎实工作、深入群众。要深刻认识到主动担当、迎难而上是克服畏难情绪的重要方法,主动接一接“烫手的山芋”,自觉做一做“热锅上的蚂蚁”,把主动谋划、承担工作当作实践锻炼的机会,立足自身工作职责“自找苦吃”,在学中干、干中学,做到有效沟通,高效办事,才能找准破解“畏难”情绪的好办法。